未来二十年我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测绘完成了从传统的模拟测绘向数字测绘的转型,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测绘进一步转型。这个转型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站在信息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认识这个转型,去推动这个转型的规划和实施。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测绘完成了从传统的模拟测绘向数字测绘的转型,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测绘进一步转型。这个转型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站在信息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认识这个转型,去推动这个转型的规划和实施。
一、需求和问题
在近30年来测绘领域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变革中,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推手,数字化是最主要的特征。以GNSS、GIS和RS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形成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体系,实现了测绘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些发展和进步归纳起来有4个主要特点:一是数字化,包括技术的数字化、成果的数字化、应用环境和方式的数字化;二是集成化,包括学科和技术体系的集成、测绘装备的多学科技术集成、测绘成果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成;三是公众化,测绘作业的技术门槛降低,应用更普及;四是动态化,测绘生产周期缩短,动态更新和实时测绘成为可能。
与上述测绘发展呈现的特点相对照,基于传统模拟地图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显现出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固定的地图内容与个性化的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地图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模拟地图大多以相对固定的要素分类、比例尺系列和图式规范制作,以求得应用上的普适性,而这种基本不变的地图“面孔”在很多情况下无法适应丰富多变的具体应用需求。
二是信息分析问题。模拟地图的信息提取主要基于地图阅读,量化分析十分不便,深层次信息难以提取,基于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基本无法进行,使得地图的应用功能大打折扣。
三是数据更新问题。模拟地图无法支持动态的局部更新,局部变化意味着全部更新,这不但提高了更新成本,更延长了更新周期,从而降低了数据的现势性,降低了地图的效用。
四是数据共享问题。模拟地图无法支持互动式信息共享,亦即无法解决并发控制问题,一幅地图无法成为多人共同的应用(作业)平台,这种共享问题限制了地图的应用,降低了地图使用效率。
因此,我们需要与信息化测绘相适应的,代表着测绘成果新体系,标志着测绘服务新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社会对测绘的外部需求,也是测绘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完成测绘基准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建成1000个以上、分布合理的国家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实现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覆盖全部陆地和大部分海岛,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省级和地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必要覆盖,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和要素类型进一步丰富,基本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定期全面更新,重要地理信息按需动态更新。
到2020年,建成国家平面、高程、重力网三网结合的全国统一和共享的现代测绘基准网,在基础设施、技术手段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测绘基准形式和功能的重大转变。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和属性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更新及时,基本实现各种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协调一致,基本形成全国统一的一张图。海岛(礁)和海岸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全球和重点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
到2030年,测绘基准体系实现现代化。建成内容丰富、现势性强、空间尺度科学合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对全球范围的必要覆盖和及时更新,建成多尺度、多时相、多种数据构成的三维、时态数字地球,全面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等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需要。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
一是推进现代测绘基准建设。加快推进中国2000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推广使用,完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向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进一步优化、改造和完善2000大地坐标系基础设施。完成新一代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设,建成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和海岛(礁)的现势性好的高精度高程控制网。统一深度基准定义,建立陆海统一的国家深度基准体系。建设我国新一代重力测量基准,对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进行必要复测,填补我国重力测量空白区。完善国家测绘基准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国家测绘基准数据中心和分中心。
二是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覆盖空间。着力推进海洋测绘保障服务。加快海岛(礁)测绘,实施海岸带测图,开展海底地形测绘。加快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国家测绘基准信息数据库,加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维护力度,不断扩充和丰富地理信息要素类型,加快省及以下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步伐,开展一县一图制图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用图测绘工程。开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基本实现境外地理信息的必要覆盖和按需动态更新,基本建立军地测绘共建共用体制机制,继续开展南北极测绘工作。
三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建立重点更新和全面更新相结合的更新机制,初步建立测绘部门与专业部门信息共享的更新机制,初步建立分布式运行、网格化管理的更新组织结构,探索国家级1:5万数据库和省级1:1万数据库集成更新和一体化管理的业务模式。国家级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类型和要素内容更加丰富,整体上保证数据5年内的现势性,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等保证3年内的现势性。
四是建设航天航空遥感影像资源。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分年度获取全国约500万平方千米1:1万有图区以及规划测图区优于1米的航空影像,航摄困难区可获取0.5至1米分辨率立体卫星影像数据。获取覆盖全国陆地范围中高分辨率卫星2.5米全色和6至10米多光谱数据两次。获取全国600个左右城市优于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以及优于0.5米分辨率卫星全色影像和优于4米分辨率多光谱数据。获取农村地区约10万平方千米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获取陆地国境线两边各20千米宽度范围、面积2.2万平方千米的卫星影像。获取1.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沿岸约3千米宽范围内的激光雷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