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资源逐渐向公众开放
<2014-11-03 10:22:45>
提到地理信息,人们一般会想到谷歌地球、微软的虚拟地球,外国的类似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趋于成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国目前地理信息资源也逐渐向公众开放,开始探索服务于多个公共领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说,中国早期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门槛比较高,也很专业,应用面比较窄,除跟地理信息关系密切的部门,如国土、气象、科研等在使用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没有被广泛地利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越来越迫切。
早在2010年上半年,国家测绘局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建成了“天地图”,即中国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公众提供各种地图查询浏览、公益性的开发应用等服务。经过4年的发展,这一信息资源在数字城市、数字公安、应急、旅游等领域探索出了一个全新的应用模式。
在此之前,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在全国首创“三维数字社区”,把高新技术应用于社会管理。但是基于传统技术的二维地图,不能显示细致的环境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服务根本做不到。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兰州市政府引进“天地图”,构建了一个实景化三维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用实景地理信息搭建出一座“虚拟兰州城”,再与相关城市管理职能相结合,大到人口管理、小到社区服务都可在实景地图上完成。
与兰州市一样,在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概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目前,全国已有190个地级市完成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全民都看得见、读得懂的“一张图”。
在这个虚拟城市中,小区旁有哪些街道、车能不能进出都一目了然。兰州市民付雷就享受到了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的好处。“我只需要定位好,就可以搜索到身边最近的自行车租赁点。”他对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导航的天地图APP爱不释手。
今年7月,为了让公众对于城市发展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并向社会普及测绘知识,浙江省测绘部门的技术人员把上世纪70年代和2000年拍摄的全省历史卫星影像加工整合在一起,网民可以看到40年来浙江地图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目前中国海量地理信息资源正在不断聚合,成功为政府决策、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城镇管理、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地理信息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
“测绘地理信息终极目的就在于应用,它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在于应用。”测绘专家曹建君认为,坚持“有用才有效”,积极引导和鼓励地理信息企业进行增值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开发一些多样化、个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他说,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文化创意、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型的地理信息产品,提供智能位置服务等领域,地理信息资源大有发展空间。通过提供更多好用、实用、百姓爱用的产品来满足广大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未来,地理信息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